年底攻坚
航空人奋勇拼搏
除了高科技
还要完成
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没有最难
只有更难
一切只为
任务的完成
动作要诀:稳、准、狠“左、上、右、下……”一束光精准打在两米外头发丝粗细的光纤上,这是制备高质量光纤光栅传感器关键一环。
航空工业凯天光纤传感器设计员刘晨刚调整好站姿,屏气凝神,将六面镜子、一张掩模板与光束保持绝对垂直。他的双手不能有丝毫颤抖,眼睛直视着光束的“行动”。在此期间,光束若有一丝偏离,光纤敏感头的刻栅都无法完成,意味着产品的高灵敏性和可靠性将无法实现。
最刚毅的S弯航空工业惠阳总装车间螺旋桨工段平台组负责进行螺旋桨的静平衡试验。为了将平衡轴准确无误地安装在螺旋桨桨毂上,完成轴与桨毂的装配,操作工人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长时间曲着腿、将腰弯成接近90度直角,侧扭着身子进行测试,有时候这个姿势一站就要十几分钟。就这样,一个壮汉摆出了最“刚毅”的S弯。
狭小中的精度航空工业制造院操作人员悬空手臂,手持锪窝工具,以垂直于壳体的方向完成外涵铆钉孔的锪窝作业。在外涵机匣制孔锪窝工位,因机匣自身结构限制,工作人员需在平均直径0.9米的狭小锥形筒体内,完成近个铆钉沉头孔的锪窝工作,并逐一进行检验,完成一台套外机匣作业要保持固定姿势3个小时。
耐力的考验航空工业新航试验中心某产品试验现场。因产品试验的特殊性,试验环境空间受限,试验人员必须在狭小的空间和规定的时间内更换试验设备和产品,更换一组产品往往需要1~2小时,保持一个姿势,对试验人员耐力是一种考验。
前方难度逐渐升级·
↓↓↓
尾梁里的“检测仪”航空工业昌飞试飞站机械师肖峥辉近1米8的大个子,蜷在直升机尾梁内狭小的空间里,利用灯带和手电进行直升机成品和电缆安装固定性检查,确保飞行安全,坚决打赢直升机试飞交付攻坚战。
航空工业哈飞航修公司贾宇正在机尾(尾梁)里,对直升机做例行检查。这个活儿不是谁都能干的,因为尾梁内空间狭小,一次检查就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大个子根本无法施展。检查的内容很多,表面是否有磕伤或裂纹、液压管路是否有渗漏、固定卡子的胶皮是否破损……贾宇拿着手电筒一个不落地仔细查看。直升机到厂要检查,直升机维修完毕还要要检查调整,贾宇和同事们用一次又一次“曲身”托举起直升机交付后的扶摇直上。“穿壁术”可以有中航西飞转包项目英宇航机翼翼盒总装架外,由于操作空间限制,操作人员需从翼盒下壁板口框及翼盒后梁口框处钻进翼盒内部,涂胶部位需要工人身体扭曲在狭小的半封闭区域内完成平流胶的涂敷,工作同时佩戴防护面具,防止有*有害气体吸入体内。清洗和多余物检查时,要将头和手通过下壁板上的小口框伸进翼盒内,胳膊不能灵活转动,还要时刻调整作业姿势,20~30分钟内进行人员轮休更换。受场地限制,拍摄都很难取景,只能选择一个作业空间相对大的环境进行展示,更多的场景,操作空间不到展示场景的一半。
管路间的奋战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装配中心郭友福在进行AG灭火改装工作,他要在十分狭小的布满管路空间的小洞里拆除紧固件,同时忍受着丙酮胶漆的刺鼻味道,一天下来汗流浃背。
趴、蹲、跪,为了万无一失航空工业西飞民机操作人员正在给“新舟”机舱地板下部的线缆安装、检查卡箍。
集束后已经安装到飞机的线缆,十几根、甚至几十根一束,贯穿飞机首尾。为了将线缆固定,要安装卡箍。卡箍的安装全部靠人工一个个固定。飞机底部线缆都在地板框架下面,操作人员只能采用趴、蹲、跪各种姿势,将手从十几厘米见方的地板框架中伸下去,这样的姿势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攻坚任务完成在即
在工作间隙
要适当休息放松
健康工作
快乐生活
来源:中国航空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