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手、主持人到短片导演及花艺品牌主理人,驱动姜思达不断跨界前进的其实是同一个力量,即“不一样的自我表达”。关于这种“不一样”,体现在观点陈述中是“奇葩”,反映在访谈节目里是“实验”,延伸到短片制作上是“边缘”,落实到花艺品牌上则是“挑客”。
在今年的设计中国北京展会中,姜思达将装置艺术与花艺相融合,创造了一个拥有独特意韵的展览空间。展会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姜思达的工作室,这里的冰柜中存放着各类花材:橙色郁金香、火焰兰、多头小菊??这些都源自姜思达的一个不那么为人所知的身份——dresscode花艺品牌主理人。
dresscode花艺品牌主理人姜思达
牛仔外套、黑色长裤(bothfromSandro);
Alpine运动鞋(PierreHardy)
这个专注于传递独特美学的花艺品牌诞生的时间并不长,曾经坐落在北京百子湾路,如今正准备搬家。与一般花店按传统花语组织花束的设计理念不同,姜思达通过字母和数字重新编辑罕见的花材,形成dresscode独有的花语。而这也是他创立花艺品牌的初衷:市面上能够提供给大家的花艺风格有限,dresscode希望能提供一些“不太一样”的选择。
dresscode花艺作品
关于这种“不一样”,体现在观点陈述中是“奇葩”,反映在他的访谈节目里是“实验”,延伸到其短片制作上是“边缘”,落实到花艺品牌这儿则是“挑客”。“要一点新意”、“加一点自我”、“小众只是一种结果”,姜思达解释说,“当你的产品释放出来之后,有多少人买单是客观存在的。迎合大众还是追求小众,不是我出发的目的。”
从辩手、主持人到花艺师、短片导演,驱动姜思达不断跨界前进的其实是同一个力量,即自我表达。至于这种自我表达完成之后,是否能寻到遥远的相似性、促成彼此认同的“社交”,在他看来也“只是一种结果”。言及这个具体的、被表达的自我时,姜思达又陷入某种怀疑:“好像每次都无法用相同的词来形容自己,也许我不太能够被形容。”
dresscode开幕派对上的姜思达花艺作品
由着兴趣,铺开短片、艺术展、花艺这条路,姜思达表示自己“没有很紧张”,因为曾经做节目那会儿也并不懂节目。现在姜思达清楚自己“对更私人的表达更有兴趣”,关心那些不够当下但是“足够有持续打击力的东西”。虽然他形容自己为“不够勇敢的人”,但还是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
“还有更多的云朵等待着消失的一刻,还有更多的葡萄正在发酵,还有更多的思考者无法告别泪流满面的自己。”工作室冰柜里的鲜花一边盛开一边凋谢,楼梯间里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的三连拍挂画提醒着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姜思达似乎迷茫疲惫,但他知道做自己、往前走,就是正确答案。在持续的交谈中,姜思达向我们展现了他当下生活中的三个重要切面,而每一面都是一种不一样的自我表达。
姜思达花艺作品《鸟窝》
姜思达
dresscode花艺品牌主理人
“不一样”的花艺
N+:dresscode花艺品牌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姜思达:我对目前广泛流行的花艺感到厌倦,我希望做更洒脱一点、自在一点、极端一点的花艺,尊重花原有的形态和生命周期,顺其自然。所以我们的花艺从设计、配色、架构和故事性上都不太一样。以架构为例,绝大多数的礼品性的花束都偏向法式,一般是圆形的,看起来很隆重。昂贵的花材被簇拥在中央,每朵花都朝向你,这样确实很好看,但缺乏新意。我们在做花艺的时候就不完全是圆形的,也有很多三角、长条的形式,或者长达一人高,或者向两边伸展,或者有一个主要的朝向面,我们会尊重花朵以及它所创造的故事。
N+:dresscode的花材好像也和别的花店选得不一样?
姜思达:比较愿意尝试比较“野”一点的、少见的花材,所以有点“挑客”。比如七夕,我们就不卖玫瑰,这其实也给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一般消费者还是会觉得玫瑰代表爱情,我们就觉得不是只有玫瑰才能代表爱情。送好看的花,就代表欣赏、喜欢,“希望你和花一样漂亮”。我们不太选择市面上常见的花。
N+:为什么想来参加设计中国北京展会?
姜思达:可以和行业进行一些交流,同时得到公共展示的机会。因为dresscode也算是个新品牌嘛,“设计中国”在选择参展商的时候也有他们自己的考虑。作为设计展区唯一的花艺品牌,我们感到荣幸。因为展位空间比较有限,所以我们展示不了太多内容,重点还是放在形态设计上。
设计中国北京展会中的dresscode展位
N+:你有特别喜欢的花艺师么?
姜思达:我喜欢我的老师呀,他很优秀。我在英国进修过一点点花艺设计,当时的老师是WagnerKreusch,他曾与罗意威(Loewe)等品牌合作。他是个轻松、随意的花艺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很难记住各类花材的名字,就会说“其实你根本不需要知道这些花叫什么”。不像公式那样刻板,出于兴趣了解这些花的拉丁文名字当然更好,但这不是做好花艺的先决条件。
“边缘”上的创作
N+:前两个月,你和团队为“First青年电影展”拍摄了9支《边缘》主题系列短片,展现各种身份、角色的人的生活切片和你对当下时代的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
姜思达:最初,“First青年电影展”想和我们有个媒体方向的合作。通常来说,这种合作会考虑请嘉宾做采访视频这种比较简单的方式,但我觉得那样就像走马观花似的,没有切中这个影展的核心。此外,我自己也想做影像方面的尝试,那不如就抓住这次机会。
拍摄于“First青年电影展”的《边缘》主题系列短片的海报
N+:这种既“边缘”又“日常”的内容是怎么发掘出来的?
姜思达:当时时间也非常紧张,所以这一系列的短片就是当天拍摄、当天剪辑、第二天就发布的节奏。这种情况下的策划,基本就是打个响指的瞬间有个想法,然后立刻做出来。我也不是影视圈里的人,作为存在感很强的“门外汉”、“路人”,我在主题方向上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取名为“边缘”,表示我作为一个“路人”踏入了这个边缘,或者在这个边缘上摩擦而已,而短片的内容也都与“边缘”有关。
N+:所以这个“边缘”指的不是小众,而是在“边界”上进行尝试?
姜思达: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一词多义。
N+:你觉得“大众”和“小众”这两类受众是只存在于想象中,还是在实际生活中确有区分?
姜思达:我认为这是一种结果,当然是存在的,是很客观的。你放出来的产品也好,内容也好,比如照片、影像、文字,甚至你讲的笑话,有多少人能接受、愿买单,这就是一种客观的结果。但这不是我主观的目的,“符合大众”或者“追求小众”,都不太是我的目的。
dresscode花艺作品
一场社交实验
N+:去年你影响比较大的系列节目《仅三天可见》,整体来说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姜思达:整体来讲,我发现我还是对自己更有兴趣一些。这个节目过程相当于拿别人做一个媒介——这样说好像有点不太礼貌——不过是这样的,我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其实是在问别人我想问自己的问题。相当于用别人的活法,来验证另外一种活法的存在。
N+:选嘉宾作为“镜子”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标准?
姜思达:简单来说,就是对谁“带感”。因为我比较难对别人“带感”,所以选择嘉宾的时候就比较有障碍。一般来说,我会对“和我特别一样”以及“和我特别不一样”这两种人有好奇心。
《边缘》主题系列短片的拍摄现场
N+:对这两种人,你一般如何打开话题?
姜思达: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不是一个技巧推动型的人。可能在我看来,最重要是就是“说人话”。不好好说话会给彼此都带来不必要的疲劳,这样公众人物就很难坦诚聊。我必须想办法把这个“诚实”给磨出来——我们这个节目就是靠三天时间的相处,我也比较善良,总还是能消磨部分伪装,和嘉宾建立一些信任。
N+:在当今的社交中,“真实”和“真挚”的价值和必要性有无变化?
姜思达:我觉得这两个词被高估了。常常有人被贴上“人间真实”的奖牌,但是那不然呢?我甚至觉得“真实”就是个底线,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稀有。还是看相处方式吧,人人都有真实的那一面。也可能大家词汇量有限吧,夸人的时候只能想到几个刻板的“真实”、“幽默”、“飒”之类的词。
N+:你怎么看待“有趣”和“深刻”?
姜思达:这两个能做到一个已经很不容易了,绝大多情况是既不有趣也不深刻。所以能有其中一个就很不容易了,无论是深刻给别人看还是给自己,都挺了不起的。有趣至少要让人觉得新鲜吧,没有在你这里“浪费时间”。
手持鲜花的姜思达
N+:你怎么看待“意见领袖”这个词?
姜思达:就是你的看法能更多地影响别人,但不是更多人认同你的观点,如果是那样就说明这个“意见”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意见领袖”和“异见领袖”是同义词。
N+:你在合作中和舞台上表现出的精致、周全、紧张,来自性格的哪一部分?
姜思达:我不是一个特别“敢”的人,比较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和意见。和大家相处融洽是我的安全区,如果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我就会非常不安。
采访/撰文:Swann
编辑:苏欣
人物摄影:陈东宇
造型:周子晟妆发:田淼
设计:Rina、Kir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