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他如果没有早逝,今天90岁了缅怀中国大
TUhjnbcbe - 2024/8/17 0:10:00

今天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隆重举行中国大飞机事业奠基者

马凤山总设计师塑像揭幕仪式

以纪念他90周岁诞辰

你知道吗

马凤山是我们无锡人!

是无锡的骄傲!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飞机总设计师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中国第一架现代大型客机“运10”总设计师

★中国首支大型民用飞机设计国家队创建者和领导者

★中国第一次实施民用飞机研制大型系统工程组织者

★中国民用飞机适航研究和型号适航工作先行者

从年考上大学离开无锡

马凤山这一生就走南闯北

献给了中国大飞机事业

因而他的奋斗人生和不凡业绩

在无锡并不为人熟知

今天正逢马凤山诞辰90周年

我们有必要详细开讲他的故事!

01

从小立志航空报国

大学毕业后毅然北上

年5月8日,马凤山出生在无锡东亭的席祁乡马巷村。他曾目睹日寇飞机在中国天空肆虐,狂轰乱炸,立志航空报国。他初中就读于无锡道南中学,年秋在辅仁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航空技术人才。因国家建设急需,年9月他提前毕业,到远离故乡的哈尔滨工作。

马凤山的书法

国营厂(即国营伟建机器制造厂的前身,以下简称“伟建厂”,系“哈飞”前身)是苏联援助中国的项重点工程之一,位于离哈尔滨市区25公里的平房区,工厂建在侵华日军细菌部队所属飞机修理厂和机场的旧址上。马凤山到厂时,工厂刚成立,厂房正大规模施工,来自各地的航空人利用旧机库开始修理抗美援朝的战机。

从气候宜人的江南大城市来到东北远离市区的偏僻地,啃窝头、喝大碴子粥、漫长的冬季缺少新鲜蔬菜,生活出现巨大落差;为了预防当地遗留病菌的作祟,时不时还要打各种防疫针。这些都难不倒立志航空报国的马凤山。他先在检验科任技术员、技术室主任、副科长,负责飞机事故原因的分析。在实践中他熟悉了飞机的构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期间,他编制了全套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促成了对关键钢件的磁力探伤,为“伟建厂”的质量控制打好了基础。

02

转型飞机设计初试告捷

83天造出“松花江-1号”

年底,工厂基本建成,随即从修理飞机转为设计和仿制新型飞机。马凤山调任厂设计室的气动组组长,开始了他的飞机设计生涯。

“松花江-1号”首飞成功

年,“伟建厂”凭借其修理飞机的经验、制造能力和技术实力,仅用83天就造出了6座的“松花江-1号”轻型飞机,并一举试飞成功。

马凤山带领同事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松花江-1号”的飞机总体气动外形和气动性能的设计和分析,编制了试飞大纲,保证了飞机试飞成功,试飞结果验证了这次气动设计计算的正确性。后来,因工厂仿制任务繁重,“松花江-1号”没能继续研制下去,但这次实践初试剑锋的成功,为他后来的总设计师生涯打好了基础。

03

关键时刻尤显不可或缺

“马凤山笔记”救活“轰-6”

年,“伟建厂”和西安飞机制造厂(下简称“西飞”)开始共同承担仿制“图16”轰炸机的任务,“伟建厂”为主制厂,“西飞”为复制厂,飞机命名为“轰-6”。马凤山参加主制厂的仿制,但他的名字却在西飞如雷贯耳,这都源于他那本有名的“马凤山笔记”。

“图-16”中程轰炸机

参加“轰6”仿制设计工作后不久,马凤山就被选派参加赴苏联喀山飞机厂的实习团,他的任务是重点学习“图16”飞机的强度计算和静力试验,考察苏联的飞机强度规范的应用。

实习团在苏联培训期间,苏方教官再三强调:大家上课只要认真听,不必记录,讲课涉及的这些数据、资料都将全本发往中国。绝大多数人信以为真,就专心听讲而没做笔记。但回到国内后左等右等却等不来这些资料,提出交涉,苏方的答复是:这些资料是由别的研究院编写,不属于“图16”飞机合同中应该提供的资料。当时正值国产“轰6”进入项目攻坚阶段,又恰逢苏联撤走专家,带走了图纸资料。西安地区的“轰6”结构静力试验、试飞准备、日常生产、改进改型等工作全面陷入了困境。

万幸的是,马凤山在这次赴苏实习中全程完整地记了笔记,还因他深厚的技术功底,善于抓住关键,将有用的重要数据几乎全部记录了下来。在他工整的笔记中包括了大量的总体、试飞、静力试验、强度计算、结构设计、关键参数等各类重要信息,还有他在考察期间写下的关于静力试验、强度计算等几份考察报告。这就是对“轰6”飞机成功仿制起了关键作用的“马凤山笔记”。

从苏联实习回来,马凤山担任了“图16”仿制工作的主管设计师,负责“伟建厂”“轰6”仿制设计和气动力方面的工作。

04

转战到西飞挑大梁

设计“轰6”改装投氢弹、“运8”

年,“两弹一星”的战略任务中,将“轰6”改装成原子弹、氢弹投弹飞机的任务交给了西飞。周总理亲自挂帅抓这个项目。上级领导指示:“任务必须完成,要什么条件可以提。”西飞的领导及时提出了要一个人——马凤山,理由是:“一本笔记本就起了这么大的作用,人来了作用就更大了。”

于是,马凤山被调到了西安。到西飞后,他先后任设计科副科长、设计所副所长、所长。肩上担子更重了,为将全部精力倾注“轰6”等飞机的研发之中,他将幼年的儿子送回了老家。他与飞机强度研究所一起制定了《轰6静力试验方案》,又参加了对“轰6”挂原子弹、氢弹投放时冲击波、光辐射对飞机影响的研究,他撰写的技术报告分析了核爆炸对飞机的影响,确定了“轰6”可以携带和投放氢弹的最大吨位,投放试验证实了他的分析、计算完全正确。

“运8”运输机

年底,国家决定测绘仿制“运7”“运8”飞机,并向西飞下达了飞机的试制任务。西飞设计科主动请缨,争取到“运8”飞机的测绘设计任务。马凤山任“运8”飞机测绘设计设计总负责人,组织了人的测绘设计队伍,历时两年多完成了全部工作。“运8”于年底首飞,批量生产的“运8”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后又发展了预警机等多种改型。

05

艰苦卓绝中完成使命

让国产大飞机“运10”顺利上天

年8月,根据关于周总理等中央领导要乘坐自己的飞机出国访问的指示,中央正式向上海下达了制造“运10”飞机的任务。41岁的马凤山受命出任大型喷气客机的“技术负责人”,即后来的“总设计师”。

“运10”是在“文革”期间开始研制的,作为“技术负责人”身处当时的环境,没有无私奉献、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根本无法完成这一艰巨的使命。

“运10”飞机

担任“运10”总设计师的马凤山,承担了责任,更承担了极大的风险。研发过程中有数不清的问题都要他及时“拍板”,当时“拍板”不仅仅是一次决策,而且是承担了政治责任、技术风险。万一决策有误,将承担一切后果。他说:“我们不能出一点差错。哪一步出了问题,就没有‘运10’了!”。在当时复杂的环境下,什么事态都可能发生,设想的措施也不一定都能实施,常有几分无奈。他不是怕自己丢官,而是怕“没有‘运10’了”。

如果说“仿制”是来图加工,“测绘仿制”是“照猫画虎”加“揣摩(逆向设计)”,两者都是有现成飞机为依据,那么要设计全新的满足技术要求的大飞机,马凤山面临的巨大困难绝非常人能够想象,要知道当时世界上只有美、苏和“空客”三家能研发大型民航机。凭借马凤山和研发团队坚强的信念、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敢于洋为中用的开创精神和团结拼搏;凭着马凤山深厚的技术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尊重科学重视试验、发扬技术民主解决技术关键,驾驭全局把握得度的领导艺术和指挥能力,勇于负责、殚精竭虑的无私奉献,终于克服了所有困难,年9月26日“运10”成功完成首飞上天。接着进行了科研试飞,到年2月,共飞行架次,小时。试飞结果证明“运10”飞机操纵稳定性好,飞行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其间,运10飞机曾飞到北京、哈尔滨、广州、昆明、合肥、郑州、乌鲁木齐、成都等地,并7次飞抵拉萨。

马凤山和“运10”飞机

在马凤山带领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攀登,开辟了自主研制中国有知识产权的大型民用飞机的道路。

时光匆匆流逝

一转眼就跨入了21世纪

中国大飞机事业再次起飞

年5月5日

中国自研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

C成功首飞

早在C立项后

航空界人士就怀念先驱——

已离世20多年的马凤山也在其中

是的,年4月24日

是个令人悲伤的日子

因长期紧张工作和过度疲劳

61岁的马凤山英年早逝

上海龙华是他的埋骨地

宝山大场是他的五丈原

壮志未酬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年4月,马凤山逝世15周年,他曾经的下属、ARJ21总设计师吴兴世撰写了0多字的文章来纪念他。在年C首飞那天,已经是72岁老人的吴兴世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话:“这辈子能够有幸,与有肝胆人共事。”

23岁起把自己献给国家

38年里默默释放自己的光和热

让我们再看一眼这些历史照片

一起深切缅怀

无锡这位有大功于国的人杰

马凤山,摄于上海(年)

首飞的“运10”准备降落上海宝山大场机场(年)

“运10”在卡车牵引下驶出机库,摄于大场机场(年)

“运10”降落西藏拉萨贡嘎机场(年)

“运10”项目下马后最后的“运10”,摄于大场基地(年)

从事工作时因保密需要,

他的姓名不能显赫于世,

现在让我们以崇敬之心,

一起接力擦亮他的名片!

END

作者:叶休乃

责编:沛青

来源:江南晚报,部分资料参考《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第一期“纪念马凤山总设计师逝世十五周年”特辑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如果没有早逝,今天90岁了缅怀中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