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内建设35个短途运输机场
年可培训飞行员名
黑龙江多态作业破解瓶颈
规划先行由“大”变“强”
一个月前,我国首次完成对珠峰及周边区域的高精度航空重力和遥感综合测量,为珠峰测出了更精准的“身高”。执行这次任务的“航空地质一号”是全球首架大集成航空物探遥感综合调查飞机。但很少有人知道,负责托管运营这架飞机的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是一家地地道道的龙江企业。
我省通用航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通航大省”。“十三五”期间,黑龙江通航产业更是迎来快速发展,无论是通用机场建设、企业发展、运营管理和服务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正向“通航强省”大踏步迈进。
“黑龙江目前拥有通航机场86个,全国数量第一;农业航空作业年飞行1万小时左右,占全国的30%;航空护林年均飞行小时左右,约占全国的20%;是名副其实的通用航空产业大省。”民航黑龙江监管局副局长李亮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对我省通航产业给出了清晰的定位。
记者从省工信厅了解到,通用航空产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四大板块的全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产业链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在研发制造上,我省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民用直升机制造基地、航空铝镁合金加工基地和航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行业产值规模达到亿元。省内拥有哈飞和东安等龙头企业和90余家配套制造企业,以及中国航空气动研究院、哈工大、玻璃钢研究院等先进研发机构,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形成。
在市场运营上,截至目前我省共有15家通用航空公司及一家非经营性通航单位,有通航飞机架,年累计飞行3万余小时、7万余架次,占东北地区运行量六成以上。“其中两家是上世纪80年代诞生于龙江大地的中国飞龙和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前者是国内资质最全、作业范围最广的通用航空公司,曾为汶川赈灾、国庆阅兵、G20峰会等多个重大事件提供飞行服务,后者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林专业通用航空公司,农业作业能力超过万亩,作业面可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二者既是龙江通航产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龙江通航产业不可或缺的攻坚力量,可谓两翼齐飞。”李亮介绍。
在综合保障及延伸服务方面,全省共有运输机场13个,通用机场已达86个,其中6个为A类机场。年投入运行的黑龙江飞行服务站,既是东北地区首家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也是民航局备案的A类飞行服务站,可为省内外39家通用航空运营企业、97家护林农化机场、近个手机用户提供飞行计划受理、航空情报服务、航空气象、低空监视、告警和协助救援等服务。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到年,我省将建设具备短途运输功能的机场35个,其中新建A类通用机场19个。到年,建设具备短途运输功能的机场29个,其中新建A类通用机场21个,基本形成布局科学、覆盖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现代化通用机场体系,形成东部三江平原通用机场群、南部东南山区通用机场群、西部松嫩平原通用机场群以及北部大、小兴安岭山区通用机场群这四大机场群。
在人才培养方面,北大荒通航计划三年内培训量达到年可培训飞行员名,年培训飞行小时达5万小时以上。中国飞龙飞行学院则规划到“十四五”末,实现年培训学员名以上、年飞行量超过12.5万小时,仅两家龙头公司就可实现年培训飞行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