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思潮下的中国设计
展览时间 即日起至9月11日
作为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主推项目,在意大利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和都灵皇宫美术馆举行的“中国新设计展”正如期展览,首次为意大利公众呈现一幅有关中国当代设计的绝对原创性和丰富性的全景图像。
自今年6月开展的为期三个多月的“中国新设计展”如今已接近尾声,而参观人数和意大利媒体的关注热情反而更加高涨。在细水长流中,中国设计师的魅力更加突显,这一坛中国佳酿,也不断散发着沉淀后的甘醇与底蕴。
在当代艺术圈,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积极的活力和能量,它总是在变化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此次,“中国新设计展”便汇集了29位中国最新一代年轻设计师的作品,作品数量达到134件,项目也集中于平面、书籍设计、服装设计、多媒体设计、公共空间及室内家居设计等领域。
在展览中,中国艺术首饰设计大师级人物滕菲将带来“仙女童话”气息的饰品,将银和珍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新一代设计师代表张达展出“平”系列;王一扬的服装设计作品试图在高度西方制式化的男装类别中,以个人化的角度和本土化的方式做出新的尝试;多媒体艺术家丰江舟将展出其“假象系列”;张永和的“非常建筑”系列将探讨“后规划”时代中国城市扩张中的社会现实批判、城市空间抵抗以及社会生活均质化、私人空间公共化问题。不仅如此,建筑师张永和特邀担任此次展览的展厅设计师,青年设计师代表刘治治、广煜担任策展顾问,负责此次展览的平面设计。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展厅在繁与简中恰到好处,时尚又不失亲和力,实用而充满灵性。
.张永和“非常建筑”作品葫芦餐具和酒具
多相工作室作品木梳沙发和茶几
在鲜活多元的文化潮流和迅猛发展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中国新一代设计界的新鲜力量正在成长,并在设计这一语境的建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新设计展”介绍的各位设计师及艺术家们,正是以这样一种活跃、互动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当下最具创造性的生活现实场景以及未来愿景,而非抽离真实生活的孤立创作。他们有着无尽的梦想,并在中国各种因素以及环境形势的迅猛发展下坚持并实现这种梦想,与消费主义的蔓延、思想价值的同一化保持谨慎的距离和思考。
Q:策划这个展览,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崔峤:之前在中国做过意大利文化年,那时候中国的观众对它的反映是慢热型的,开幕期间并不火爆。但是时间一长,国内媒体和观众还是对意大利的文化很有兴趣的。整个氛围有一种细水长流的感觉,是慢慢渗透的。我认为此次展览也可能是这种效果,它会吸引到特定的人群,而且肯定会慢慢发酵,对很多年轻人的影响也许会比较大。据我所知,欧洲很多年轻人对中国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如果能成功影响这一个群体,我认为将会是此次文化年最成功的地方。
Q:选择参加此次展览的中国设计师的标准是什么?
崔峤:文化部在国外举办的多次文化年中,一直有一个领域没有去做,就是“设计”,这个领域在欧洲是很火的。我们这个项目的名字虽然叫“设计展”,但展览的主题其实反映的是中国的青年文化,并不局限于我们最常用的那些概念,比如80后等。
我觉得这些都是狭义而肤浅的概念,没有必要将它限定在某个时间段或年龄段里面,真正精神上的特性是和年龄没有关系的。有的人可能尽管已是鹤发童颜,但一直有很好的想法,他们并不屈服于商业现实。因此,我们在筛选设计师的时候,尽量减少年龄、学科、毕业院校这些限制。\
Q:对这个展览有何预期?
崔峤:意大利是很难做的一站,因为意大利的设计是顶级的,意大利的观众很成熟,甚至在他们的生活中都充满着设计品。反之,对于中国来说,关注设计的常常是相对小众的一群人,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很少会出现这些概念性的、设计感强的作品。这个现实对于中意双方而言是不对等的。我们并不要求意大利的观众能够百分百地喜欢和理解这个展览,只是希望能够诚实地表达中国在设计领域的现实情况。让意大利的观众对于设计在中国的环境和现状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慢慢接触并认识真实的中国,把一个真实的文化环境展示给意大利的观众。至于观众人数、媒体反映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一个强烈的预期,都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意大利的观众能够通过展览对中国设计甚至是其他文化产生更大兴趣,那么我们觉得这可能是更大的收获。
Q:你觉得与外国设计师相比,中国设计师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里?如何能够赶上?
崔峤:差距就是产业支持不够。设计师的创意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制造环节的不专业是很大的问题。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是只喜欢大单生意,很难有一个专业制造团队和设计师精诚合作。需要更多的公众、媒体推广,观众更多地认可、支持,也许大环境会越来越好。
中国的设计力量
张永和与他的“非常建筑“
曾任麻省理工建筑系主任、参与了国内外众多建筑实践及展览活动的张永和,主持的非常建筑工作室是中国唯一 一家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建筑事务所。用媒体人洪晃的话来说,张永和相比起很多设计师所不同的,就是能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完全贯彻到建筑的设计当中去。
广煜与他的新设计
生于1977年的广煜已经是平面设计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年轻的广煜设计大胆,粗犷中暗藏着精致,他会把对生活的理解延伸到作品载体之外的某个地方,关注于人们此时此刻的真实心态。
滕菲与她的饰品
1995年留学归来的滕菲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建立首饰专业,将“新首饰”的概念介绍给中国首饰设计领域,出版过多部颇具学术影响力的首饰艺术设计著作,并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和国内外联展,作品被多家国内外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首饰为个人量身打造”是藤菲坚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