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青年报媒体选择性报道让彭宇案谬种流传资料ysl1vz0a [复制链接]

1#

中国青年报:媒体选择性报道让彭宇案谬种流传(资料)


1月8日下午,一位85岁的老爷子在杭州南宋御街上不慎跌倒。老人在地上躺了近20分钟,临街商铺和街上众多围观者,无一人主动上前将老人扶起,有人说是 怕扶他起来还要负责任,赔钱 。杭州当地媒体在报道此一事件时,无一例外地 链接 了 南京彭宇案 与 郑州李凯强案 。(1月10日《青年时报》)面对此情此景,顿生四个字的感慨:谬种流传! 彭宇案 后,老人倒地没人扶。但到底是谁搞坏了世道人心?与其说是司法,不如说是媒体,是媒体选择性的报道。先说这个 郑州李凯强案 ,媒体报道所留给社会的认知是这样的:某老人跌倒,李凯强上前扶起,最后被法院判赔7.8万元。但事实是怎样的呢?事实是:李凯强骑电动车与另一骑车的老人相撞(这是李凯强承认的),最后被法院判赔7.8万元;至于 上前扶起 ,不过是其中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 老人既没有因此才指认李凯强撞她,法院也没有以此认定李凯强承担责任。应该说,李凯强在为自己辩解时显示了足够的智慧 把自己说成另一个 彭宇 ,而刻意忽略了 两人相撞 这个关键事实。李凯强无疑是成功了,他成功主导了舆论,要说谁做了他的最佳拍档,则媒体莫属。也许媒体并不低能,而是下意识里就存在着某种倾向性,倾向把这个事件写成 彭宇案 ,而只有写成彭宇案,才足够吸引眼球。老人受伤,责任在谁?媒体报道给不出真相,然而却有意引导公众认为是老人 恩将仇报 ,而李凯强则是 好人没好报 。媒体以 恶 来推测一个老人的人性,想没想过,这样的推测适用于任何人,不仅适用于那些被撞倒在地的人,同样适用于撞人的人,撞人者未必不可能为了逃避赔偿而否认撞人,并反指对方 恩将仇报 。甚至这样的推测也适用于媒体,为了某种目的,媒体会故意忽略甚至歪曲某些真相。有人会说,既然真相未明,事实未确定,那法院又凭什么判决彭宇、李凯强承担责任?这对二人公平吗?其实,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确定有所不同,刑事责任要坚持 疑罪从无 ,民事责任对证据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格;在责任未明的情形下,法律只能确定一个离双方最近的点。这是法律的局限,也是每个公民都可能遭遇到的无妄之灾。当李凯强被媒体报道成另一个 彭宇 时,从中可以感觉到媒体难捺的兴奋,这正是它想要的结果;发生在杭州的事也一样,媒体巴不得如此,不如此不足以证明 彭宇案 是多么败坏人心 媒体的确成功了。(翟春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