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车能颠覆你的三观,恐怕就是面包车了。
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它是这样的:
但若有一天,你真的撞上了一辆面包车,可能会赔得倾家荡产。
因为,它的售价可能要三百万……
所以,如果你不是很懂车,请不要轻视面包车,它们就像盲盒一样,有的只值一部手机的钱,有的却能买一栋房子。
而且辨别面包车的身价,比辨别豪车品牌更难。
因为很多高端面包车,它的logo非常朴实无华,甚至很多人都没见过。
面包车到底是怎样从一个“土破烂”,摇身变成豪华车的?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它的身世。
面包车还是MPV?
很多人可能分不清面包车和MPV,其实它们都是同一类车。
在国外,它们都俗称Minivan(迷你型的厢型车)。
虽然Minivan长着一副工具车的身形,难登大雅之堂,但它的出身并不卑微。
全球公认的第一辆Minivan,是年的StoutScarab。
因为它的设计者WilliamBushnellStout,是一位飞机工程师,这辆车的造型看起来就像太空穿越来的一样。
民航客机的前脸、水滴般的身躯、航空常用的轻量化材料——玻璃纤维。
为了拉回现实,WilliamBushnellStout给这辆车配备了舒适的空气悬挂,让它坐起来更像一辆汽车,而不是飞机。
前卫的电子门锁等科技配置,导致制造成本节节攀升。年公布的售价高达美元,按照今天的物价来估算,能买一辆新款的奔驰S级!
看来,面包车卖得贵,是有历史传统的。
然而,StoutScarab生不逢时,恰逢二战经济大萧条时期,一辆都没卖出去。
关于StoutScarab的故事,能想到的只有2个。
第一个:传言在二战期间,它被埃森豪威尔将军和戴高乐总统用来当“移动的会议室”,因为空间大,刚好能摆得下一张桌子,这在其他车上很难实现。
第二个:是它在上世纪50年代卖给了一个马戏团老板,然而,老板却用它来运猴子……
此后,Minivan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有人把大众的T1看作是Minivan的鼻祖;也有人将80年代初的雷诺Espace和克莱斯勒Caravan看作是世界上第一代真正意义的Minivan。
雷诺Espace
但无论是StoutScarab,还是雷诺Espace和克莱斯勒Caravan这些后来者,面包车从不是以农用工具车的理念诞生的。
它们的身价一点都不低。
国人对面包车的印象从微面开始
和欧美国家不一样,国人对面包车的早期印象,始于微型面包车(简称“微面”),比如早期的天津“黄大发”、五菱仔等。
由于大家时常看到这些微面灰头土脸、违规超载等,所以便将面包车和“土破烂”等同在一起。
天津黄大发
实际上,微面最早发源于日本。
年的斯巴鲁Sambar就被视作“微面”的鼻祖。
小巧、空间大、经济省钱。
很适合日本的道路环境和当时的经济状况。
斯巴鲁Samber
当时新中国刚建立不久,经济并不富裕。
所以,长安、昌河、哈飞(松花江)、一汽吉林、汉江等一大批本土车企,就以日本流行的微面做蓝本,研发适合中国的微面。
但是因为缺乏研发实力,早期的国产微面造型,跟日本的如出一辙,仅仅是品牌不同。
早期被借鉴的日本第七代铃木Every
不过,得益于本土制造,国产微面的成本有质的下降,惠及了大江南北的千万名创业者和小公司,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高端MPV异军突起
进入千禧年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批中高端MPV开始出现:别克GL8、奔驰Viano、日产贵士、丰田普利维亚等。
其中,别克GL8基本成为30万中高档MPV的垄断者,其他更贵的MPV却没能火起来,直到埃尔法的出现。
丰田埃尔法,如果从外观上看,是相当低调的面包车。但凭借可靠的质量和豪华的内饰,深受港澳台人民的喜欢。
许多影视剧和新闻里都出现过埃尔法的身影。
配置丰富、乘坐舒适、私密性强。
就像一位服务周到的保姆,所以又称为“保姆车”。
香港街头随处可见的埃尔法
没有竞品,又深受港澳台明星的喜欢,进入内地后自然受到部分富裕家庭的追捧。
可惜厂商给内地的配额很少,在需求量日益剧增的情况下,终端就出现了严重的加价。
以年的丰田埃尔法为例,一辆车就要加价30万左右。
丰田埃尔法
连百万级别的埃尔法,都能成为“加价神车”,这种现象令国内车企垂涎不已。
很多主流厂商,开始竞相研发高端保姆车。在做到同等豪华的情况下,还拥有充满诱惑力的价格,以抢占这块蓝海市场。
它们的设计,几乎都学到了埃尔法的精髓——浮夸的中网、方正的车厢、如头等舱座椅般的第二排……
以今年成都车展为例,就有不下6款中国品牌的保姆车,比如上汽大通G90、腾势D9、红旗HQ9、岚图梦想家、广汽传祺M8等。
而在两三年以前,这个市场仅有丰田埃尔法(及孪生姊妹车威尔法)和别克GL8两款。
为什么面包车能变成豪华车
面包车能变成豪华车,放眼世界都是很罕见的现象。纵使埃尔法在日本,也是一辆价格约三十多万的普通MPV。是什么让高端面包车在中国吃香?
除了港澳台名人效应,恐怕还是国情需要。
在中国,人们更重视大空间和舒适性,不像欧美人那么专注汽车的操控乐趣,也不像日本人对大尺寸车型的过分敏感。
所以,才造就了高端MPV的适宜土壤。
总之,面包车在中国,真的是五花八门,从几万到上百万都能找到,这也算是一种特有的汽车文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