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净值:0.↑,真实收益:-.3元,股市收益:.38元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RDS)又称肺透明膜病,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缺乏而导致,以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PS是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磷脂蛋白复合物,磷脂约占80%,其中卵磷脂(lecithin)是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重要物质,孕18~20周开始产生,继之缓慢上升,35~36*速增加达肺成熟水平。鞘磷脂(sphingomyelin)的含量较恒定,只在28~30周出现小高峰,故羊水或气管吸引物中L/S值可作为评价胎儿或新生儿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PS中蛋白质约占13%,其中能与PS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可与磷脂结合,增加其表面活性作用。PS覆盖在肺泡表面,减低其表面张力,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以保持功能残气量,稳定肺泡内压和减少液体自毛细血管向肺泡渗出。早产儿胎龄愈小,功能肺泡愈少,气体交换功能愈差;呼吸膜越厚,气体弥散功能越差;气管软骨少,气道阻力大;胸廓支撑力差,肺泡不易张开。因此,对于肺解剖结构尚未完善的早产儿,其胎龄愈小,PS的量也愈低,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呼气末功能残气量降低,肺泡趋于萎陷。故其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肺顺应性下降,气道阻力增加,通气/血流降低,气体弥散障碍及呼吸功增加,从而导致缺氧和因其所致的代谢性酸中*及通气功能障碍所致的呼吸性酸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经过通常包括以下环节:1.详细询问患儿胎龄、有无窒息、呼吸窘迫出现的时间、程度、是否进行性加重及母孕期情况。2.查体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