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区平房片区
航空产业聚“链”成“群”挺进千亿级
黑龙江日报9月21日讯这里是全国航空产业体系较为齐全的地区之一,具备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生产等能力;
这里也是直升机传动系统和飞机附件传动系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地区,一大批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这里还有许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
这里就是哈尔滨新区平房片区,哈尔滨市首个具备打造千亿级航空产业集群能力的地方。
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平房片区内航空工业哈飞、航发东安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区内航空产业链相关企业生产订单饱满,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35.9%。近日,伴随着该区航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产业链协同发展
配套企业超家
近日,记者走进平房片区哈尔滨安宇迪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伴随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一件件精密配件在智能化车间内下线、检测、装配。
“企业现在的订单需求已经排到了6个月之后,我们急需扩大产能。目前企业新厂房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年末投产,产值扩大到现在的一倍以上。”安宇迪公司副总工程师陈佳伟兴奋地说。成立于年的安宇迪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是航空工业哈飞集团金牌供应商。近几年,企业通过升级改造,建设了数字化车间,进一步加强了核心竞争力。
与安宇迪相似,作为区内航发东安的核心战略供应商,哈尔滨鑫华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超过30%,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产值还将翻一倍。
“现在这个厂区的使用面积已经不够用了,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期厂房的建设,明年还要建设二期厂房,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整个产能还要翻一倍。”鑫华航空公司副总经理苏兰奎说。
近几年,在该区政府的推动下,区内龙头企业哈飞、航发东安外协量产品及外协工序由3年前的余种提高到目前的近2万种,航空产业区内配套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今年,平房片区又推动哈飞、航发东安新增配套商5户,配套额增长近3亿元,全年本地配套率有望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区内仅航空产业相关配套企业已超过家。
打造产业新生态
五年产值翻一番
年,作为全国最大的直升机和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平房片区航空关联企业由“十二五”末期的不足户增长到近户,产值超过亿元,较“十二五”末期翻一番。
“平房片区航空产业起步于‘一五’时期,是国家航空产业重要的发源地。”哈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平房区代区长于振说,经过70余年发展,该区现已形成以哈飞、航发东安为核心,哈飞工业、东安实业、广联航空、鑫华航空等一大批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格局,直升机传动系统和飞机附件传动系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如果没有政府牵线搭桥,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能让央企为我们配套。”回想当初企业与航发东安、哈飞空客复合材料等多家央企达成合作意向的“壮举”,哈尔滨腾迈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至今记忆犹新,这一合作的签署也开启了驻区央企给民营企业配套的先河。
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据平房区工信局局长余定志介绍,近几年,平房片区全力推进“区厂共建”机制,分别与东安、哈飞、东轻三大厂签署了“区厂共建”协议,按“强龙头、大配套、壮集群”的思路,通过协调三大主机厂不定期发布配套需求,按已配套企业提档提级、潜力企业共同培育等办法实施清单式培育,针对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定向招商,对区域尚未配套产品或技术瓶颈开展“揭榜挂帅”、重奖揭榜人等系列措施,共同打造产业集群和产业新生态,擦亮平房制造“名片”。
谋划“三机协同”
向千亿级产业迈进
建成全省通航核心枢纽机场,打造国内最具活力的千亿级航空产业集群和未来航空科学城,力争到年实现航空产业产值达千亿,带动全省航空产业向万亿级迈进的奋斗目标……近日,随着《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市平房区航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平房片区航空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6月,省政府编制了《黑龙江省通用航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规划,平房片区航空产业“十四五”规划确定了“一核、一带、一环多点”的航空产业布局体系。
“‘一核’指全省航空制造核心区;‘一带’指机场沿线产业带;‘一环多点’指环线产业生态圈。”于振说,未来,该区域将形成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三机协同”发展,发动机、传动系统、航空材料、运营服务“四轮驱动”的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同时重点完善平房机场功能,打造短途客货运输枢纽,建设通航临空经济区,重点拓展救灾救援业务,建成全省通航运营核心枢纽机场。
《规划》中还提出要重点建设未来航空科学城,通过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培育创新载体,提高航空企业研发水平,增强创新活力,实现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数据流“三流合一”。
据悉,为有效推进航空产业达到“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平房片区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航空产业领导小组及由区长挂帅的航空产业链专班,围绕创新链、制造链、人才链、政策链、要素保障链等,将全区现有政策、土地、要素保障资源、人力资源向该产业聚焦。